新剂型首次国内获批
诺和诺德此次获批减重适应症临床的GLP-1和胰淀素受体激动剂amycretin为皮射剂型,这也是该剂型首次在获批临床试验减胶剂 。诺和诺德也在开发该药的皮射(每周一次)和口服(每天一次)两种剂型。2024年6月,口服剂型已在国内获批临床试验。
1月24日,诺和诺德披露amycretin皮射剂型进行的1b/2a期临床试验的主要结果,此项研究在125名超重/肥胖症患者中进行,通过每周一次皮射给药减胶剂 。该实验结果表明,接受最高剂量amycretin注射液治疗的参与者在36周后体重降低22.0%。诺和诺德表示,本实验结果表明,amycretin具有减重潜力,与公司既往观察到的该药物口服剂型的减重潜力一致。基于这些结果,诺和诺德将在超重和肥胖症成人患者中开展进一步临床开发。
诺和诺德的GLP-1受体激动剂司美格鲁肽在减重界堪称“黑马”减胶剂 。诺和诺德披露的2024年财报数据显示,司美格鲁肽三款产品全年收入合计2018.49亿丹麦克朗(合约292.88亿美元),其中在减重减肥版司美格鲁肽Wegovy实现582.06亿丹麦克朗(合约84.46亿美元),同比高达86%,增速远超降糖版司美格鲁肽Ozempic和口服降糖版司美格鲁肽Rybelsus。
今年1月,礼来的替尔泊肽注射液正式在上市,覆盖糖尿病和减重两个适应症减胶剂 。替尔泊肽为全球首个且目前获批用于2型糖尿病的每周一次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(GIP)/胰高糖素样肽-1(GLP-1)受体激动剂。作为双靶点GLP-1激动剂,替尔泊肽成为司美格鲁肽强劲的竞争对手。
今年多款双靶点GLP-1受体激动剂更新研发进展
具有数百亿美元广阔空间的减重市场,竞争日趋白热化,跨业趋之若鹜,本土企业亦不落后,今年以来多款双靶点GLP-1受体激动剂披露研发进展减胶剂 。
2月24日,据华东医药公告披露,其子公司中美华东研发的1类新药HDM1005注射液获批临床试验,用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(OSA)合并肥胖或超重成人患者的治疗减胶剂 。HDM1005为GLP-1/GIP受体双靶点长效激动剂,此前已在国内获批开展2型糖尿病、超重或肥胖人群的体重管理、相关脂肪性肝病/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的临床试验,并在获批体重管理适应症、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、用于OSA合并肥胖或超重患者的多项临床试验批准。
通化东宝亦在2月26日披露,全资子公司东宝紫星(杭州)完成了一项关键Ib期临床试验并获得临床试验总结报告,研究结果显示达到主要终点目标,该临床试验针对的是2型糖尿病适应症减胶剂 。
除了双靶点GLP-1受体激动剂之外,国内已有企业在布局三靶点GLP-1类新药减胶剂 。如乐普生物的参股企业民为生物在开发GLP-1/GCG/GIP-Fc融合蛋白MWN101,也在针对2型糖尿病、肥胖或超重开展2期临床研究。
此外,剂型的差异化研发,亦是在竞争中获得优势的另一条途径减胶剂 。随着常见的注射剂型入局者增多,便捷的口服剂型更具有差异性,目前的研发方向主要有两个:多肽类口服GLP-1受体激动剂、口服小分子GLP-1受体激动剂。其中口服版司美格鲁肽属于多肽类口服GLP-1受体激动剂,但研发难度不小。小分子GLP-1受体激动剂目前尚无产品获批上市,研发进展最快的是礼来的Orforglipron。罗氏、辉瑞、默沙东、阿斯利康/诚益生物、恒瑞医药、华东医药、信立泰、闻泰医药、锐格医药、硕迪生物等企业都在积极推动口服小分子GLP-1受体激动剂的开发。
2024年12月,默沙东就以高达19亿美元的交易总额,从翰森制药拿下开发、生产及商业化临床前口服小分子长效GLP-1受体激动剂HS-10535的全球独家许可减胶剂 。
如同当初的PD-1/PD-L1赛道,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,尤其是在减重市场前景广阔,可以预见,未来GLP-1受体激动剂赛道将异常“卷”,但随着越来越多的新药研发上市,势必惠及肥胖患者,让他们有更多选择,获得更好的减重效果减胶剂 。
新京报记者 王卡拉
校对 杨许丽